朱大可:上海外滩——情欲和威权的精神分裂

上海外滩:情欲和威权的精神分裂
朱大可
上海外滩是远东大陆最美妙的入口之一,被南季风和酷烈的西伯利亚寒风所交替地占领,潮湿而又温暖。从一个泛情欲的视点加以观察,外滩同时也是远东头号殖民地的阴道口,充满情欲的体液构成了黄浦江的主体。殖民者坐着蒸汽火轮在这里登陆,仿佛是一次凶猛的插入。汽笛的鸣叫构成了征服者的自我礼赞,但它最终还是停栖在那些高大的建筑物面前。殖民地的摩天大楼聚集成了一面巨大...
上海外滩:情欲和威权的精神分裂
朱大可
上海外滩是远东大陆最美妙的入口之一,被南季风和酷烈的西伯利亚寒风所交替地占领,潮湿而又温暖。从一个泛情欲的视点加以观察,外滩同时也是远东头号殖民地的阴道口,充满情欲的体液构成了黄浦江的主体。殖民者坐着蒸汽火轮在这里登陆,仿佛是一次凶猛的插入。汽笛的鸣叫构成了征服者的自我礼赞,但它最终还是停栖在那些高大的建筑物面前。殖民地的摩天大楼聚集成了一面巨大...
朱大可
而对于那些拥有公用卫生间的住宅(工人新村、石库门、新里等等)来说,抽水马桶和浴缸具有了截然不同的语言学意义:它不仅是被身体书写的地点,而且是需要加以争夺的权力。由于人口的高密度居住,住宅里的卫生间是公用的,并遭到了过度的征用。即便是诸如“上钢新村”这样的社会主义模范住宅,也须由三户人家合用一个卫生间。这种50年代初期的“极简主义”设计,以俭省的...
卫生空间的私密、展览与冲突(上)
朱大可
1923年的冬天,当卡夫卡坐在厕所里时,他说出了关于马桶的真理。传统的厕所意味着反面的性感:肮脏、污浊、臭气熏天,在视觉、触觉和味觉等所有方面,都构筑着一个反转的公共卫生神话。
基于厕所的这种逻辑限定,出恭就是不恭,就是对身份和礼仪的一种冒犯。或者说,出恭就是身体的一次卑微而隐秘的书写,身体的欲望推动了它,从而获得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经验。它的畅...
传统文化复苏的几个热点
正是在文化危机的背景下,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拯救运动,出现了儒学热、国学热和大师热。国学变成一种生意经,开一个星期的国学课程,学费昂贵,举办者可以赚入大笔银子,成了一个狂热的盈利模式。一方面大师林立,一方面文化退化,这情形是不是很荒谬呢?上海市政府封了余作家为大师,结果遭到了普遍的质疑,最近又有位大师出了问题,那就是文怀沙老先生。在分封大师的时刻,标准出了严重偏...
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 (上)
朱大可
中国文化现在正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问题,去年前年很多学者都在提文化复兴的问题。出发点很好,但我没有那么乐观,我用的词是“复苏”。复苏而已。复兴之路太远,因为我们今天没有获得文化复兴的基本条件,比如,大批文艺复兴式的天才、自由原创的环境、内在超越的精神信念、民间商人对艺术家的支撑,如此等等。但是局部的复苏却是有可能的。我今天的主要话题,一是...
朱大可
司马相如情钓风流寡妇
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奇情故事,成为中国人乐此不疲的话题。成都人甚至封司马为“情圣”,与“诗圣”杜甫相提并论,以彰显其情感的伟大性。但司马迁《史记"司马相如列传》和《汉书》表明,这个所谓“情圣”的行为充满了各种道德疑点。
司马相如当年靠文辞华丽而赢得王侯的赏识,但主子去世,他只好辞官返回故乡成都,又因家境贫寒,没有可以维持...
开放、吸纳、创造是华夏文化精神的伟大灵魂
朱大可
活动时间:9月19日(周六)15:00
活动地点:厦门大摩「纸的时代」书店
活动嘉宾:朱大可
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。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,也是我文学生涯的起点:我在1985年厦门大学的文艺新方法研讨会上成为了一匹黑马,就此步入文学批评的领域。这是我跟这座城市的缘分。
神话研究的意义
世界各国教科书都从神话叙事开始。神话是一...
王昭君高歌“欢乐颂”
朱大可
昭君出塞和美女外交
作为国礼的汉朝美女王昭君,背负“和亲”使命,在胡笳哀声中西出阳关,走向苍凉的大漠,她唱出的“哀歌”一直回响了两千年之久,成为镶嵌在民族记忆里的不朽声音,标定着一个贞烈女子的自我献身。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寻常女人的生命喜剧,她要成为自身命运的主宰,而非要去改变一个猎人部族的行为方式。但在历史的天平上,她的个人反抗价值是如此轻忽,被沉重...
望帝春心和杜鹃啼血
朱大可
李商隐的春心和望帝的杜鹃
李商隐的诗歌遗产《锦瑟》,是众多古典文学读者的挚爱,它意象迷离,却言说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暧昧的情感。诗中写道,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: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;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这些光华温润的句子,足以使诗人和他的杰作一起变得不朽。
小说家曹雪芹毕生酷爱《锦瑟》,竟然使用...
1911年
毛泽东 18岁
毛历十九年
宣统三年
农历辛亥年
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,记载中国现代史的转折时刻
本年度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之晚年肖像。这位被公认为“国父”的政治领袖,以“三民主义”为纲,为中国推翻旧帝国和走向现代强盛,启动了复杂、曲折而漫长的政治程序。
毛泽东加入长沙起义军
本年春天,毛泽东进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就读。在此,毛泽东从同盟会的《民立...
天鹅绒审判和诺贝尔主义的终结
朱大可
1.身份的多元平衡原理
高行健的获奖,在中国文坛触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诺贝尔奖抵抗运动。这一后果并未出乎我的意料。而高究竟是几“流”作家,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了“革命的首要问题”。尽管一些大陆作家陆续发表了“拥高通电”,但大都言不由衷,充满虚情假意。而对高进行“等级鉴定”的公开结果居然是:他不过是中国文坛的一个“二流作家”而已(一篇划分更加精细的...
白蛇传:蛇爱的不能承受之重
朱大可
人蛇之间的爱与仇
出现于杭州西湖附近的神异传说,完全是湖岸文化的特产。庞大而温情脉脉的湖泊就是民间话语的摇篮,从中诞生了大量神怪和浪漫故事。当地从前一直传有关于“三怪”的传说:金沙滩的三足蟾、流福沟的大鳖和雷峰塔的白蛇。这些两栖爬虫类精怪,构成了西湖文化的悠远母题。据说到了明代中期,三足蟾被方士所捕获,大鳖则被渔家钓起,消失在民族记忆的黑暗地带,...
朱大可
档案解密:孟姜女的古老前生
公元前550年,春秋时代的超级大国齐国,派兵攻打卫国和晋国,撤军时又顺手牵羊打了一下临近的小国莒国,不料竟损兵折将,两位大夫杞梁和华周都相继战死。他们的妻子在路上迎接运回的尸体,放声大哭,哀声震天,一时成为齐国人议论的中心话题。这是分别记录在《春秋左传》和《礼记》里的一个战争花絮。谁也没有料到,这段简短的记载,日后会在历...
大羿与嫦娥的失踪之谜
朱大可
貂婵故事的文学起源
很多年以后,当貂婵回忆生命往事时,她记起了公元192年的那个早春。她穿着一袭白衣,独自坐在董家后花园“凤仪亭”里,疏影横斜,暗香浮动。荷花池里的游鱼,因羞见她的美貌而沉入水底。在这寂静的夤夜,一个雄壮的男人正手提方天戟,大步向她走来。那是一个非凡的时刻:她以自己的惊世美貌,改写了历史的进程。
这是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向我们讲述的动人故事,它塑造出一个大义...
中国四大性神的不朽影像
朱大可
第四性神:洛水女神宓妃
中国上古的时候,有许多关于女神的传说,其中以美著称的,当推洛神宓妃。她是上古大神伏羲的小女儿,在洛水游泳时溺死,但她没有像炎帝的小女儿精卫那样化为厉鸟,以衔石填海的方式展开可笑的复仇行动,而是转型为主管洛河的水神,大约是企图阻止它再度肆虐、淹死其它的无辜孩子吧。这种釜底抽薪的统治方式,显然比精卫的复仇主义更为理性有...
朱大可
西施一号和西施二号
与杨贵妃、王昭君、貂婵并列为中国四大美女的西施,早在先秦就已经声名昭著。管子、庄子、墨子、孟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家,都在其著述中多次提及这个非凡的尤物,对她的美貌赞不绝口,可见不是个虚构的传说人物。
但西施与吴越争霸战争的关系,实在是疑窦丛生,充满了难以捉摸的玄机。管子(管仲)活动的时代(?~前645年),比勾践灭吴(前473年)还早了近两...
朱大可
梁祝故事的前因后果
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,足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莉叶故事媲美。有人声称,它是中国古典悲剧的颠峰,最完美地表达了东方男女的纯洁忠贞的情感。这个立场就是数百年以来梁祝故事阐释的主流。
梁祝传奇始见于唐代的《十道志》和《宣室志》等,尽管文字比较简略,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。而更为详尽地叙述其细枝末节的,当推清代俞樾《茶香室四钞》援引的《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