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大可访谈:培养“互联网礼仪”至少需十年

哪能“一剑封喉”?顶多就是挠个痒
读:你对文化现象全方位的关注及“一剑封喉”式的批评,令人想到鲁迅的话“一个都不放过”。你如何评价身为文化批评者的自己?
朱大可:媒体的赞誉过分了。哪能“一剑封喉”?顶多就是挠个痒痒而已。跟鲁迅他老人家相比,更是望尘莫及。
文化批评家就是文化行业的鉴定师,其工作范围是对各种文化事件和“产品”做出准确...
哪能“一剑封喉”?顶多就是挠个痒
读:你对文化现象全方位的关注及“一剑封喉”式的批评,令人想到鲁迅的话“一个都不放过”。你如何评价身为文化批评者的自己?
朱大可:媒体的赞誉过分了。哪能“一剑封喉”?顶多就是挠个痒痒而已。跟鲁迅他老人家相比,更是望尘莫及。
文化批评家就是文化行业的鉴定师,其工作范围是对各种文化事件和“产品”做出准确...
铜镜记
朱大可
关于北京故宫里藏有全世界最大珍宝的传说,一直在民间和宫廷里肆无忌惮地流传,甚至皇帝溥仪对此也深信不疑。1941年夏天,他密令一支特遣队从满洲国潜入故宫探宝,但一无所获。这件事惊动了日军驻北平的最高当局,据一份美军在东京获得的档案透露,当时日军组织了一个由考古学家细川一郎为首的秘密小组,携带精密的探测仪器,耗费了十七个月的时间,对故宫的每一个角落和隙缝都作...
屈原之死:踏勘在谋杀的现场
朱大可
诗人之死,早已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,而最早的一次中国诗人殉难,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屈原。先秦人视死如归,确实是一个罕见的文化景象。中国历史上,还没有任何一个朝代,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,对死亡(自杀)保持着极度的轻蔑,仿佛只是一次短暂而炫目的反生命旅行。
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直到今日,所有的人都坚信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江自沉的动人故事,...
针对2012年12月21日的末日预言,中国人再次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。网易援引益普索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调查称,在21个国家的民众中,高达20%的中国人愿意相信玛雅末日,其比例居全球之冠,而其它国家如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、美国和法国,则仅有10~13%的民众相信此类预言。该项调查透彻地表明,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,笃信末日预言的真实性,认真规划应对策略,并制造出各种充满戏谑性的事件。
同济大学文化批...
建立创新型社会,正在成为当局所探求的宏大价值目标,但它却面对着“应试教育”的戏剧性挑战。
1970年代恢复高考,曾经是走出政治噩梦的里程碑,标示出社会进步的正确向度。而经过长达30年的泛滥之后,高考制度已经演化成普遍的应试教育制度,并且掉头走向自身的反面,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肿瘤。它一方面遭到知识界的强烈质疑,一方面却仍在无限扩张,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。
冗长的考试链,分布在从幼儿园、小学、中...
中国人的“晚年恐惧”
朱大可
“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”的方案,剥夺了辛勤劳作的中国人享受晚年幸福的基本权利,引发全国舆论哗然;清华女教授“15年义工论”,企图置数千万中老年人于无法领取养老金的“财务真空”,再度激起广泛民怨;而国务院出台的“以房养老”意见,因面临“七十年产权”等难以逾越的“路障”,更是触发强烈反弹,以致民政部不得不反复解释,以平息公众的怒气。但此类“养老金论战”,显然还将长...
我们需要另一次新文化运动
——纪念新文化运动启动100周年
女士们,先生们,谢谢大家这么有耐心听了一天漫长的演讲,主持人的嗓子已经哑了,我也刚打吊瓶回来,所以我很同情他。谢谢大家的耐心。我希望我的发言,是盛宴的最后一道小小的甜点。
当然,在一个强悍的经济论坛上,文化好像只能是一道甜点而已。
不过,以一个文化人的阿Q式的笨想,总觉得文化跟经济的关系,不是这样简单。
我们看了中国世博馆,里...
文革并没有摧毁一切。相反,在1967年的左翼极端主义风暴之后,一种小布尔乔亚文化在上海西区悄然流行,成为儿童节的隐秘主题。沉默了很久的钢琴声和小提琴声再度响起,它们散布在一些法国、西班牙和德国式的住宅间,在太平洋季风中微弱而断续地传送着,宣示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卷土重来。
文革中掌权的新兴掌权者忽略了这个信号。在实现了权力角逐的目标之后,毛泽东和他的助手着手建立...
流氓的精神分析(五)
朱大可
大游戏者唐寅
不错,游戏话语就是流氓实现内在逃亡的道路。流氓日夜兼程,远离本质的黑暗家园,去追赶一个他所不是的生活,在他的身后,游戏呈现着无限迷人的面貌。对于人民而言,在这方面,“竹林七贤”的事迹充满了过多的悲痛和失败,李白和杜甫则相去甚遥,只有唐寅的传说才放射着喜悦与胜利的光辉。越过漫长的岁月,中世纪市民的自由信念在这个游戏者身上已得到完美实现。他...
流氓的精神分析之四
朱大可
丧本者
隐士与无赖列传
我已经说过,无赖是流氓衰退的标记。在英雄和侠士的最后时刻,江湖开始沉默,随后又变得更加聒噪,因为无赖正大规模涌现,像飞扬在庞大旧宅里的灰尘。无赖就是丧失了信念的流氓,灵魂与肉体都无比慵懒起来。流浪和逃亡的日子已一去不返。在市井的喧嚣中,他们百无聊赖地活着,依靠欺骗、敲诈、偷盗、淫乱或吹牛与回忆,度过平庸可笑的生涯。无赖拉上了...
流氓的精神分析(二):丧国者
朱大可
江湖:流氓的黑暗王国
对于国家的刻骨铭心的痛恨,这是滋养反叛者的盛大摇篮。最初的流氓实现了土地征服之后,国家(王朝)就开始诞生和衰灭的无限循环。它们象征着土地家园的最高形态。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,国家就是暴力、压迫和恐怖的三位一体,它们构成了一部毫无出路的历史。只有流氓有限地改变着它的容貌。在中国历史上,国家从未被思想和学说瓦解过,它的瓦解者永远只...
流氓的精神分析(一)
朱大可
果子落向大地之后
腐败成了它唯一的命运
──引自《父辈》
在中国的传统律法中,“流氓”是一种罪恶,它意味着这个被特别指出的人忤违了社会关系的语法。“流氓”从话语的角度宣告了一个人在伦理方面的失败,自此,他遭到国家家园的厌弃。但罪恶性并不是“流氓”这个语词所应拥有的语义,至少,它不是最真切的语义,在这个语词的古老源头,流氓指称着所有...
果子落向大地之后
腐败成了它唯一的命运
──引自《父辈》
在中国的传统律法中,“流氓”是一种罪恶,它意味着这个被特别指出的人忤违了社会关系的语法。“流氓”从话语的角度宣告了一个人在伦理方面的失败,自此,他遭到国家家园的厌弃。但罪恶性并不是“流氓”这个语词所应拥有的语义,至少,它不是最真切的语义,在这个语词的古老源头,流氓指称着所有那些被迫丧失土地家园的人,而在这个词语的靠后一端,它将要成为...
文学:语文与算术的世纪之战
朱大可
文学正在从传统语文的旧居逃离,向算术的领地飞跃。这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的一个重大变化。文学原先是属于语文行业的,也即属于语词、篇章、修辞、语法和风格的空间。数千年以来,文学一直试图借助简洁的叙事,描述自我或世界的真相。文学试图守望自己的语文家园,那就是人本主义关怀、创造性技巧以及语言的力量。
但在21世纪初叶,文学开始向它的世仇——算术献媚,甚...
朱大可语录:权力
——纪念文革发动49周年
桀并非十恶不赦的暴君
桀并非像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,是十恶不赦的暴君。他没有砍下向他进谏的伊尹的首级,也没有杀害被囚禁的殷族首领成汤,而是在受贿了之后颇有风度地释放了他。他唯一下令处死的,是阻止其建造酒池的臣子关龙逢,但此举只缘于对妹喜的疯狂的爱意。桀是低能和弱智的武夫,他的爱情不可遏制地燃烧在衰败的年代,演出了一幕气息诡异的悲剧。纣...
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——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?
朱大可
跟反应迟钝的缅甸军政府相比,同样作为威权政府,中国却向世界展示出良好的救灾效率,并因而改善了此前遭到严重损害的中国形象。历史学家向我们证实,这种高效率的救灾运作,恰恰就是亚细亚威权政治的传统。从大禹理水,经望帝(鳖灵)抗洪到李冰修堰,这些著名的抗灾人物,都向我们提供了威权主义的效率样本。汶川地震再度证明,自然灾难和威权政治具有密切的依...
洗脚、下跪和磕头的闹剧,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,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,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,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。但今天,在道德全面沦丧,而普世伦理又无法推行的背景下,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,成为转型中国的“亮丽风景”。
只要翻检一下中国近代史就不难发现,洗脚和磕头之类的江湖事迹,散布在历史的各种缝隙里,犹如芳香四溢的牛粪。光绪二年,徽州官府组织数百个良家媳妇给公公洗脚,场面壮观,而情形却...
被历史混淆的“五四”和“新文化运动”
朱大可
现代国家主义和流氓主义拥有一个共同的话语源头。辨认这个源头的工作,已在中国知识界热切地展开,并形成重释、改写和翻案的细小潮流。而我们对20世纪酷语的认知,也应当从那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开始。
已有不少学者指出,所谓“五四新文化运动”,不过是两场截然不同又互相关联的运动——新文化运动(1915年)和五四爱国运动(1919年)的戏剧性组合而已。由陈独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