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网首页
经济
金融
公司
政经
世界
观点网
文化
博客
朱大可的博客
http://zhudake.blog.caixin.com
2006年08月20日 11:43
旧杂文存档:将野生动物大餐进行到底
阅读:
评论:
0
将野生动物大餐进行到底
《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》第七条关于“不吃野生动物”的规定经过反复推敲,定稿为 “公民应当养成文明、卫生的饮食习惯,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,不吃法律法规保护、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。”这三句话,第一句是大话,第二句是空话,而第三句则是貌似正确的错话。总而言之,都是言之凿凿、冠冕堂皇的废话。
先说第一句“公民应当养成文明、卫生的饮食习惯”:这是语焉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20日 11:43
旧杂文存档:将野生动物大餐进行到底
阅读:
评论:
0
将野生动物大餐进行到底
《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》第七条关于“不吃野生动物”的规定经过反复推敲,定稿为 “公民应当养成文明、卫生的饮食习惯,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,不吃法律法规保护、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。”这三句话,第一句是大话,第二句是空话,而第三句则是貌似正确的错话。总而言之,都是言之凿凿、冠冕堂皇的废话。
先说第一句“公民应当养成文明、卫生的饮食习惯”:这是语焉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17日 14:11
序《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》: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阅读:
评论:
0
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(2005卷)序言
2005年是中国的“娱乐元年”,这已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共识,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,娱乐成为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核心母题。芙蓉姐姐、超女、博客,三大流行文化事变,都已载入娱乐元年史册的首页。它们像叛乱的旗帜那样,高扬在古老中国的上空,为中国大众的娱乐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。
这是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赐给中国民众的粗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17日 14:11
序《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》: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阅读:
评论:
0
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(2005卷)序言
2005年是中国的“娱乐元年”,这已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共识,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,娱乐成为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核心母题。芙蓉姐姐、超女、博客,三大流行文化事变,都已载入娱乐元年史册的首页。它们像叛乱的旗帜那样,高扬在古老中国的上空,为中国大众的娱乐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。
这是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赐给中国民众的粗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16日 13:03
序《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》: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阅读:
评论:
0
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(2005卷)序言
2005年是中国的“娱乐元年”,这已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共识,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,娱乐成为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核心母题。芙蓉姐姐、超女、博客,三大流行文化事变,都已载入娱乐元年史册的首页。它们像叛乱的旗帜那样,高扬在古老中国的上空,为中国大众的娱乐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。
这是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赐给中国民众的粗陋礼物。从2001年的“小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16日 13:03
序《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》: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阅读:
评论:
0
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
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(2005卷)序言
2005年是中国的“娱乐元年”,这已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共识,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,娱乐成为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核心母题。芙蓉姐姐、超女、博客,三大流行文化事变,都已载入娱乐元年史册的首页。它们像叛乱的旗帜那样,高扬在古老中国的上空,为中国大众的娱乐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。
这是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赐给中国民众的粗陋礼物。从2001年的“小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8日 15:40
记忆的红皮书之八:领与袖的红色风情
阅读:
评论:
0
记忆的红皮书之八
领与袖的红色风情
1966年文 化 革 命爆发时,我只有9岁光景。父亲时常带我去外滩,看见大字报被糊上了大理石的高墙。到处是仰头观看的人群。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宣读着战斗檄文,尖锐刺耳的声音,在痛击人们的灵魂。但我所迷恋的,只是高楼上翩然降落的传单。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,它利用了民众娱乐的样式,成为点燃革命的导索。人们在可笑地争抢那些传单,其中一些纸片落在黄浦江上,仿佛是无数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8日 15:40
记忆的红皮书之八:领与袖的红色风情
阅读:
评论:
0
记忆的红皮书之八
领与袖的红色风情
1966年文 化 革 命爆发时,我只有9岁光景。父亲时常带我去外滩,看见大字报被糊上了大理石的高墙。到处是仰头观看的人群。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宣读着战斗檄文,尖锐刺耳的声音,在痛击人们的灵魂。但我所迷恋的,只是高楼上翩然降落的传单。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,它利用了民众娱乐的样式,成为点燃革命的导索。人们在可笑地争抢那些传单,其中一些纸片落在黄浦江上,仿佛是无数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6日 02:53
上海俚语的殖民地起源
阅读:
评论:
0
上海俚语的殖民地起源 这里公布的是我研究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(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,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)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(部份结果曾经在十五年前发表在上海《采风》杂志和《新民晚报》),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,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,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。 我所见到的上海方言词典之类的工具书,对这些俚语的来源不甚了解,解释可谓谬误百出。例如,“门槛精”就被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6日 02:53
上海俚语的殖民地起源
阅读:
评论:
0
上海俚语的殖民地起源 这里公布的是我研究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(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,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)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(部份结果曾经在十五年前发表在上海《采风》杂志和《新民晚报》),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,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,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。 我所见到的上海方言词典之类的工具书,对这些俚语的来源不甚了解,解释可谓谬误百出。例如,“门槛精”就被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1日 16:00
中国男性偶像的三种标本
阅读:
评论:
0
中国男性偶像的三种标本 上海电视业最近出现了文化复兴的伟大迹象。《加油!好男儿》节目收视率一度飙升至3.8,大幅领先于湖南“超女”。媒体就此发出了大惊小怪的叫喊:北方阳刚男全军覆没,“娘娘腔”顺利晋级!尽管《南都周刊》对此发出辛辣的嘲笑,但以上海为中心的娘娘腔美学,再次成为年度时尚中心,已是势不可挡的潮流。
某些媒体评论的误区在于,把这种大众美学趣味,跟李宇春式的中性化超女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8月01日 16:00
中国男性偶像的三种标本
阅读:
评论:
0
中国男性偶像的三种标本 上海电视业最近出现了文化复兴的伟大迹象。《加油!好男儿》节目收视率一度飙升至3.8,大幅领先于湖南“超女”。媒体就此发出了大惊小怪的叫喊:北方阳刚男全军覆没,“娘娘腔”顺利晋级!尽管《南都周刊》对此发出辛辣的嘲笑,但以上海为中心的娘娘腔美学,再次成为年度时尚中心,已是势不可挡的潮流。
某些媒体评论的误区在于,把这种大众美学趣味,跟李宇春式的中性化超女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31日 04:07
农历七夕旧帖重放:牛郎织女的新愁旧恨
阅读:
评论:
0
牛郎织女的新愁旧恨
谁给“河鼓二”与“织女一”拉郎配
在中国古天文学体系中,织女星位于天河北端,本名叫做“织女一”,与另外两星一起,主管瓜果、丝帛和珠宝等家庭用品,而牛郎星(牵牛星)的正式名字叫“河鼓二”,与另外两星共同主管桥梁关隘等土木工程,两者间的距离多达16光年,本来没有任何瓜葛。但早在孔子们活跃的春秋时代,《诗经"小雅》收录了一首名叫《大东》的诗歌,描述牵牛星和织女星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31日 04:07
农历七夕旧帖重放:牛郎织女的新愁旧恨
阅读:
评论:
0
牛郎织女的新愁旧恨
谁给“河鼓二”与“织女一”拉郎配
在中国古天文学体系中,织女星位于天河北端,本名叫做“织女一”,与另外两星一起,主管瓜果、丝帛和珠宝等家庭用品,而牛郎星(牵牛星)的正式名字叫“河鼓二”,与另外两星共同主管桥梁关隘等土木工程,两者间的距离多达16光年,本来没有任何瓜葛。但早在孔子们活跃的春秋时代,《诗经"小雅》收录了一首名叫《大东》的诗歌,描述牵牛星和织女星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30日 04:03
乡村暴力美学之三:余华的喋血书写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三:余华的喋血书写 莫言是农民流氓英雄的孜孜不倦的酷语歌手,他的言说成为贯穿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线索,帮助我们窥视文学的秘密进程。与莫言的“炽热酷语”相比,余华是“冰冷酷语”的实验者。从成名作《河边的错误》开始,他就孜孜不倦地探寻暴力叙事的先锋道路,企图在卡夫卡、迪伦马特和博尔赫斯之外,展开中国乡村经验,并籍此超越乡土文学的历史传统。
《河边的错误》是关于一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30日 04:03
乡村暴力美学之三:余华的喋血书写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三:余华的喋血书写 莫言是农民流氓英雄的孜孜不倦的酷语歌手,他的言说成为贯穿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线索,帮助我们窥视文学的秘密进程。与莫言的“炽热酷语”相比,余华是“冰冷酷语”的实验者。从成名作《河边的错误》开始,他就孜孜不倦地探寻暴力叙事的先锋道路,企图在卡夫卡、迪伦马特和博尔赫斯之外,展开中国乡村经验,并籍此超越乡土文学的历史传统。
《河边的错误》是关于一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24日 16:02
乡村暴力美学之二:莫言的肉刑之歌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二:莫言的肉刑之歌 在那些包括杨争光和阎连科在内的“后寻根主义”作家当中,莫言无疑是一个声名卓著的中坚。他的《红高粱》系列推动八十年代文学的寻根潮流。此后他便在这条乡村叙事的道路上不倦地行走,赋予它以强悍的暴力主义的音调。莫言是最重要的酷语书写者,他的无休止的絮叨形成了风暴,像鼓槌一样击打着文学的表皮。《红高粱》是一个初级文本,仿佛是一种原始的语典,收录了通奸(野合)、纵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24日 16:02
乡村暴力美学之二:莫言的肉刑之歌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二:莫言的肉刑之歌 在那些包括杨争光和阎连科在内的“后寻根主义”作家当中,莫言无疑是一个声名卓著的中坚。他的《红高粱》系列推动八十年代文学的寻根潮流。此后他便在这条乡村叙事的道路上不倦地行走,赋予它以强悍的暴力主义的音调。莫言是最重要的酷语书写者,他的无休止的絮叨形成了风暴,像鼓槌一样击打着文学的表皮。《红高粱》是一个初级文本,仿佛是一种原始的语典,收录了通奸(野合)、纵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19日 18:0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一:杨争光的方言叙事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一:杨争光的方言叙事 尽管都市流氓话语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,但是,只消浏览一下中国历史就不难发现,中国的流氓主义的真正根源并非都市,而是潜植于地域广阔的乡村世界。数千年以来,这个世界基本保持了它的本来面容,像一个平面展开的不朽的泥土装置。不仅那些离弃了土地的农民迅速成为流氓,固守着土地的农民也呈现出流氓化的严重倾向。 九十年代的大批写实主义作家指涉了这个黑暗的母题。这种...
阅读全文>>
2006年07月19日 18:0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一:杨争光的方言叙事
阅读:
评论:
0
乡村暴力美学之一:杨争光的方言叙事 尽管都市流氓话语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,但是,只消浏览一下中国历史就不难发现,中国的流氓主义的真正根源并非都市,而是潜植于地域广阔的乡村世界。数千年以来,这个世界基本保持了它的本来面容,像一个平面展开的不朽的泥土装置。不仅那些离弃了土地的农民迅速成为流氓,固守着土地的农民也呈现出流氓化的严重倾向。 九十年代的大批写实主义作家指涉了这个黑暗的母题。这种...
阅读全文>>
第 39 页,共 65 页
«上一页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下一页»
...